2018年科创板问世,其中的第五套上市标准,给无商业化产品、无收入、无利润的“三无”公司,提供了一条通道。这一标准要求企业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,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,市场空间大,已取得阶段性成果。沉寂两年后,冰封的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正式重启。7月1日,上交所官网显示,禾元生物通过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,成为重启后首家按此标准成功过会的IPO企业。就在半个月前,证监会主席吴清在陆家嘴论坛宣布,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,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。此次禾元生物的成功过会,标志着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的真正落地。2025年3月31日,上交所官方信息显示,腔镜手术机器人企业哈尔滨思哲睿,因财务资料过期,中止了审核。这一不是首次因因财务资料过期而中止审核。早在2024年9月30日,思哲睿就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,需要补充提交。2025年7月4日,上交所官方信息显示,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已更新提交相关财务资料,故再次恢复注册审核。招股书显示,成立于2013年的思哲睿是一家专注于手术机器人研发、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,致力于为医生打造智能手术工具,为患者提供综合诊疗方案,让各类外科手术更精准、更便捷。思哲睿拥有五条产品线,其中腔镜手术机器人康多机器人®SR1000 已于 2022 年 6 月获得国家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,用于泌尿外科上尿路腹腔镜手术操作,于 2023年2月、2024年1月、2024年2月和2024年6月分别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并完成适应证变更,目前可适用于泌尿外科、妇科、普通外科下消化道腹腔镜手术操作和胸外科肺部胸腔镜手术操作;康多机器人®SR1500于2024年4月获批泌尿外科;康多机器人®SR2000于2024年7月获批泌尿外科。其余四款产品正处于产品样机开发阶段。思哲睿的融资历程可以追溯到2016年,公司完成了首次战略融资,随后在2017年和2019年分别进行了两次战略融资。 最近一次公开的融资轮次是B+轮,融资额未披露。思哲睿的融资历程详细如下:2016年2月24日:完成首次战略融资,投资方为博实股份。2017年11月23日:进行第二次战略融资,投资方为深创投。2019年1月1日:完成A轮融资,投资方包括星河控股、龙江基金和恒泰华盛资产。2020年9月29日:进行B轮融资,投资方包括银杏谷资本、联新资本、久有基金、国投证券、哈创投集团和合江投资。2020年12月24日:完成B+轮融资,投资方为国彤创丰和巢山资本。思哲睿的估值在多次融资后显著增长。根据公开信息,公司的整体估值从20亿元上涨至81亿元,涨幅超过3倍。最新的估值超过83亿元,使其成为哈尔滨的“独角兽”企业。
来源:天眼查
从产品研发进度上来说,思哲睿的效率也不错,尤其在2024年,取得重大突破,详见下表:
从商业化进度讲,思哲睿也表现不俗,尤其在2024年上半年,取得重大突破,上半年中标9台,全年累计中标13台(未公开数据不在统计范围)。
2024年各厂家优势区域概况图,数据来源:RoboticTech(原守正用奇888)
目前,国内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企业都处于商业化初级阶段,仅上海微创在港交所成功IPO,各家均想借助资本市场快速迭代、快速推广,在国内争先抢占一席之位。据我们团队数据统计显示,2025上半年腔镜手术机器人中标量同比增长26%,略低于预期,下半年有望加速。国内市场足够大,据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,截至2023年末,全国三级医院3855个(其中:三级甲等医院1795个),还远未满足平均一家三甲医院一台腔镜手术机器人,预计到2030年,全国三级医院大多均会配置,届时装机将超3800台。目前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企业均处于亏损状态,能成功借助资本市场的企业,活到现金流转正,并持续降本增效,更有可能迎来更美好的发展机遇。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下,思哲睿上市成功的概率大为增加。